搜宝猎人网

查看: 281|回复: 4

看漂与提竿

[复制链接]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中国打猎,中国狩猎

马上注册,加盟搜宝猎人,结交更多猎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搜宝.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x

手竿钓的基本技巧之一就是看漂与提竿,它反映了一个垂钓者的技艺水准,同时也是垂钓的乐趣所在。如运用得当,能频频收获;如运用不得法,则屡屡失败。
看漂
鱼漂有立漂和卧漂之别,所以看漂的方法也不尽相同。但无论是立漂还是卧漂在鱼吞钩过程中,都会有相应变化,只有摸清其变动规律,适时提竿,才能手到擒来。
看立漂立漂多与卧钩结合使用,鱼钩、鱼坠、食饵的重量一定要选配恰当。要做到鱼漂的浮力与鱼坠重量相等这样鱼钩落底后,
鱼漂才会只露出一个小小的红头。鱼未吞‘,鱼漂在水面广当鱼吞钩时,鱼漂马上就会有变化,这时,有经验的钓手,便可以迅速对是否提竿作出判断。
鱼咬钩引动鱼漂的变化,一般有四种表现:即松漂、拖漂、抖漂和箭漂。
抖漂:也叫逗漂。这是鱼儿发现钓饵,碰钩、咬钩、碰咬相继,或是一拖一松、一松一拖等动作,反映在鱼漂上,是鱼漂在水面无规律地上下抖动。
松漂:也称之为送漂,是鱼儿低头咬钩,抬头欲走的动作。一般有两种表现:一是鱼儿直接朝上送漂;另一是鱼儿咬鱼钩后,点了二三下,才朝上送。反映在鱼漂上则是鱼漂在缓慢升起,直至使整个鱼漂横卧在水面,这反映鱼钩已经钩住鱼嘴,即已经咬死。
拖漂:也叫拉漂。这是鱼儿发现钓饵,咬钩即走的动作,在鱼漂上的反映是鱼漂迅速下沉。
箭漂:这是鱼儿发现钓饵后,急速咬钩即走的动作,在鱼漂上的反映是鱼漂像箭一样直线快速前进。
看卧漂卧漂(蜈蚣漂、七星漂〗通常情况下与朝天钩、立钩结合使用,它一般由球、片、羽毛茎组成。8~9粒塑料小球垂钓时2/3沉在水下,1/3横卧水面。在鱼漂和鱼坠配置上,一定要得当,卧漂的看漂原则是细致、准确。要准确辨别漂动是来自水下,还是水面。也就是要弄清楚漂动是风浪所致,还是鱼咬钩造成的,亦或是鱼碰线还是吃饵引起的漂动。再有就是闹小鱼、还是大鱼吞钩引起的漂动。
具体来说,鱼儿松漂时,水下的漂子会升出水面1~2粒,动作剧烈的时候,甚至全部漂子全露出水面。拖漂时,卧在水面的几粒漂子,会急剧下沉。抖漂时,漂子会先从水中升起,接着又会下沉。卧漂对鱼咬钩的反应要比立漂灵敏得多,掌握得好,会比立漂效果好,但看漂更要全神贯注,更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。
这就需要通过多多实践并且能把每次垂钓的经过做成垂钓日记,再把成功的与失败的经验进行归纳整理从中找到规律性的东西。
提竿与看漂有着直接关系,看漂在前,提竿在后,而且只有漂看得准,提竿才有实际意义。就提竿来说,一是掌握时机,二是把握好动作。
提竿时机一个有经验的垂钓者,必须掌握好垂钓的三个重要环节,即工具选择与装配;饵料配置与使用;提竿时机与实践。可见提竿意识和动作,对垂钓实践有着多么大的意义。有点像踢足球的射门,盘带过人,短传长吊,采取了各种战术后,能否破门,就看临门一射。优秀的钓手都知道,提竿的最佳时机,是鱼儿摄食人口,将要游走的那一刹那。因为这时鱼钩正在鱼口中,及时提竿,往往十拿九稳。实际上我们在垂钓时,鱼儿的吞钩过程是看不到的,所以只能靠观察鱼漂来判断。
事实上,鱼咬钩也有一个过程,那就是看、尝、吞、走的过程。换句话说,鱼先是游近饵钩,用眼睛反复看一看是什么食物。而后再在饵钩边转一转,尝一尝食物表面的味道,时不时还会用身子或尾巴,去碰一下饵钩,只有切实感觉到触碰的食物没有什么危险后,才会大胆地去尝,继而吞下食物(饵钩〉走开(其实它已很难走了〉。由于鱼类品种不同,它们的吞钩动作也不一样,反应在鱼漂上也各不相同。
拿鲫鱼来说,吃食的特点是发现食物后,慢慢游近,俯头抬尾将食物吸进嘴,然后是抬头上浮,一边咀嚼,一边游开。要是发觉吞进嘴的食物有点异样,它们会立即将食物吐出来。这个过程表现在鱼漂上是,漂上、下移动频繁,然后轻轻下沉,随即又明显上浮,这就是在松漂。有经验的钓手就是把握了这一时机而提竿,情况自然会令人满意。有时钩下沉重,不见鱼漂有反应,提竿时手感也沉重,这表明鱼已吞钩,而且可能是大鲫鱼吞钩,要立即提竿。
又如鲤鱼,鲤鱼属底层鱼类,一般个体要比鲫鱼大,发现食物后,多半会想都不想立刻将之吞人,然后准备游走,一旦发现食物有异样,又会马上吐出来。这一过程反应在鱼漂上是,鱼漂上下抖动,幅度较大,然后鱼漂成斜方向运动,显得很沉重地慢慢沉人水中,此时提竿为最佳时机。
鲇鱼和乌鳢属于凶猛性肉食鱼类,口裂大,嘴馋,咬住饵钩后,会随即拖跑,这一过程非常迅速。反应在鱼漂上是,鱼漂先向下栽,后急剧下沉。发现此状,要迅速采取措施,在鱼漂下沉时,立即举竿方能奏效。有时还出现鱼钩刚下水,凶猛鱼儿立即咬住拉跑,这叫抢钩,也应以快对快,立即举竿。
下钩以后,有时像螃鮍、青锵这类小杂鱼也会在钩边戏食,弄得鱼漂会微微地向下一动,立即又抬出水面,没有一点规律,这一点垂钓者要注意,正在“闹小鱼”,要设法解脱。
由上可见,因鱼而异,把握提竿时机,方能有所收获。其次,还要根据钓饵而决定提竿时机。如果饵料较硬,提竿可相对晚一些;如饵料较软,提竿要相对早一些。比如米饭粒,新鲜的、现做好的比较松软,垂钓时,发现漂动,应迅速提竿。要是经过一夜风干的米饭粒,外面结了一层硬壳壳,或以蚯蚓为钓饵时,提竿都要相对迟一些。
第三,提竿时机还受季节,时令的影响。季节、时令不同,手法与时机也迥然各异。
寒冬远去,春季始来,经过一冬休眠的鱼儿开始活动,范围较小,摄食动作也轻。鱼儿在初春咬食时,很少出现大幅度沉浮,这时垂钓鱼漂有反应后,提竿宜早不宜晚,如太晚则鱼会因咬钩不实而溜走。
5月份,鱼儿大多进人繁殖季节,摄食活动旺盛,可按常规提竿,只要送漂,可随即提竿,不必过早。
冬季鱼儿又进人相对静止期,摄食极少,垂钓提竿又要宜早不
宜迟。
这就有了一个规律:早春、冬季提竿宜早不宜晚夏秋两季则宜迟不宜早。
第四,提竿时机还要看鱼坠的轻重。一般原则是,轻坠鱼漂反应快,提竿宜早;重坠鱼漂反应慢,提竿宜迟。在50厘米左右的浅水垂钓,提竿宜迟不宜早;深水中下钩,提竿宜早不宜迟。
除了要掌握提竿时机外,还要懂得提竿手法,这也是很重要的。其原则是,一不能让上钩的鱼给跑了,二是不能把水下的鱼给惊散了。提竿的正确姿势是:一手提竿,竿柄顶住肘部,肌肉自然放松。提竿时,肌肉突然收缩,肘往下压,小臂带动手腕往上一抖,摆幅不需要很大,但爆发力要强,动作果断、轻松、利落。只有脑、眼、手三位一体,紧密配合,动作连贯,才能手到擒来。
提竿动作三要领一是时间掌握得要准,就是要在鱼儿吃饵进嘴以后,到吐钩前的一瞬间提竿。这话说得容易,但做起来却难上加难,这得需要一个长期的、细心的琢磨与实践才能掌握得好,运用得当。这里讲的及时,事实上是要实现一个“早”字,也就是在鱼将钩饵吃进嘴以后,在它还没有反应过来、吐钩以前,立即提竿,把鱼钩紧紧地扎进鱼嘴,这样鱼是逃脱不掉的。经常遇到的是,鱼儿正在吐钩,却贸然提竿,结果只能是空钩而回。
二要先顿一下,提竿要利用肘、臂力。顿是用腕部力量,先顿一下是个规范动作,其目的是将鱼钩扎进鱼嘴。
三要注意遛鱼。遛鱼是充分利用竿、线的弹性,来消耗上钩鱼的体力,使其乖乖就范的一种手段。提竿时,要使钓线始终带着劲,提竿后,要迅速使竿梢呈弓状,这样使鱼挣扎的力量都让弓起的鱼竿化解了。如果凭钓手的经验,提竿时,鱼儿挣扎有力,但仍能随手而来,说明鱼体不大,应该尽快收竿上岸,不必与之周旋。如若提竿时,鱼总是往深水里扎,那就要注意了,切莫强拉硬提,必须进行遛鱼。
遛鱼的第一步是不能让钓线松动,先将上钩的鱼拉出鱼窝,以免惊散窝内聚集的鱼群。第二步是要用腕方的寸劲抖竿,借把鱼钩在鱼嘴中刺深挂牢。第三步是扬竿,使竿梢指向背后方向,再左右牵动遛鱼,或者在岸边无障碍水域,跟着鱼儿来回走动,叫“牵遛”。也可以不拉紧也不松线,屏住不动,靠鱼竿的弹力,鱼儿也难以发力,只能在原地兜圈子,等它兜得有气无力,挣扎的力量大大削减,再后扬鱼竿,手持鱼线,把鱼竿放在地下,用双手的拇指、中指、食指轻轻捏住鱼线,并把主线保持在径前掌臂掌心到三指间。鱼要线时,可以抽出;不要线时,双手一点一点地往岸边拉线。当鱼儿靠近岸边,能见到人时,必然要调头往外窜。这时,要稍捏紧线,但又不要捏得过死,形成“拔河”态势,可以轻轻放线和鱼慢慢周旋。要把鱼遛到精疲力尽、白肚朝天时,再用网抄抄上岸来。当然也不是非遛到鱼死,只要是它无力挣扎后,就可以把它抄上岸来。
如果钓到的是一条大鱼,往往感觉有如钓到树根似的,此时,先不要急于提竿,要等上钩鱼动,才相机而动。如果鱼向西侧移动,可以顺着它的去向,沿岸跟着走,同时稍微向岸边用劲,使鱼儿距岸边稍近。但经常是鱼向河心深处潜去,这时应欲擒故纵,尽量把竿伸出去,抢在鱼前头,向河心牵动。牵动过程中,要渐渐改变牵的方向,使鱼远离河心,向岸边靠近。在遛大鱼时,切莫朝上用劲,只有到了浅水处,大鱼才不易脱钩逃脱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成长值: 290400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
学习了,谢谢楼主分享,传统钓法啊 无狗、无粮,全凭一腔热血和虚心学习的精神;不会买狗、也不会买粮,但准备自学到能自己D出好的东西来,哪日战争再起,可以3日内D出好狗上场杀敌!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
这是传统钓法吧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
楼主,你不会钓鱼!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中国狩猎|中国打猎|狩猎|中国打猎网| 搜宝狩猎

Copyright © 2018-2021 Comsenz Inc.   All Rights Reserved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( 吉ICP备10002547号 )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